快樂
世人其實生存在一個奇妙空間,這個空間是神所創做,就是因為神創做了這個空間,萬物也都因此而誕生,但神很愛我們樂意為我們創做,所以神就給予我們與祂一樣有智慧有快樂,但人間的痛苦從那裡來?這是因為我們忘記了神給予的我們生命及權柄,其實我們的權柄是行駛快樂、與和平,不單如此靈性與生命,也是我們的貴重物品,可是我們人類放棄了自己的心,也是放棄了神給予我們的權柄,我們把神給予我們所有寶貴的至寶,也都賣給了魔鬼,但神是愛惜我們,祂對我們不離不棄,目的就是給予我們真理的道路,叫我們返回天家的快樂園地。
時間就像巨輪,不停在走著,但神依然沒有放棄我們,所以神依然給予我們機會,但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如果要達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還要努力令自己及身邊的朋友明白真理的道路,神給真理我們給智慧我們,所以我們才懂得快樂,這就是生存之道,因為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我們明白真理,我們就能懂得神給予我的恩典,人是脆弱善變的,很容易就憤怒、也有貪婪及無知之時,可是人類有時也不明白自己需要甚麼,很多朋友都說我們不需要神不需要天國,只要有錢有權力我們就是神,我們就可以主宰萬物,永遠是人上人,也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但當我們不擇手段的去做人時,我們或會成為社會上有錢有面子的人,也能令到自己的生活是一流的,但神是公義的,原因是世人叛棄真理叛棄神,但他們也不能久安,也不久地便會自食其果。
我們其實是很渺小,你可看看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萬物真是無邊無際的,但神不會因為我們的罪、我們的無知而不愛我們,我們做錯了事神也是守護在我們的心中,引領我們走回神的天家返回真正的樂土,這時我們就是看見真理得到永生的時候,何謂永生,就是生存?在一個無痛苦、平等與互愛、快樂的天地。
生命是神的奇蹟見證,也很短暫也不許走回頭,但很多朋友會不明白神為何要給予我們人生要有錯折與痛苦,其實原因是我們有罪孽,何解我們有罪孽,這就是我們的心與行為做成的,上帝要我們洗清我們內心所有的罪孽,我們才可以,以光芒萬丈的身軀回到天國,這就是我們完滿的快樂的人生,也是世間人真正渴求的道路,天國的大門是開著的,任何人也可到達的,就像我們的家鄉,是樂此不疲的,也是神給予我們的愛心與快樂的偉大成就,生命是神的傳承,是要把我們引領到神的樂土,因神是愛惜我們,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珍惜神給予我們的大道。
一炁聖教門徒黃妙生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人瀕死的經歷
你想不想覺知,死亡後還有何感覺呢?
人瀕死前1秒時間,有十四種奇特感受。
根據科學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博士研究,在研究過去150個瀕死的體驗者,在死前1秒鐘的奇特感受之案例,試圖揭開死亡的真相,儘管在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及親歷該體驗的個人,性格上都有巨大差別,但他們瀕死體驗的陳述中郤存在相似性。
據瀕死者復活回歸報道,當人瀕死時有一道微弱的白光會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人死時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可能是接受審判的過程,但完全不依賴於死者的財富或身份,而取決於與他人分享的慈愛及個人的修為,宗教行為等。並按照感受出現的先後,次序進行排列如下。
1.明知死訊:
這些人親耳聽到醫生或在場其他的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達到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黑暗的空間中,被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感覺所包圍。
3.奇妙聲音:
在瀕死時會有奇妙的聲音飄然而至,有一位年輕的宗教的女性表示,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妨似仙樂的飄送,那是很美妙的曲調,在人間從來未聽到的,好像來迎接她的。
4.進入黑洞: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黑暗空間,並開始有所知覺,那裏就像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個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靈異的區域。
5.靈魂脫離軀體:
瀕死者發現自己站在體外某處觀察自己軀殼,一名跌落水的男人,在復活時,回憶稱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另外空間中,自己彷彿似片羽毛的。
6.語言受限:
瀕死者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能聽到他的聲音,有名女性說:「我試着跟他們說話,但沒有人聽到的」。
7.時間消失:
在脫體狀態下瀕死者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稱,那段時間裏自己不停地出入肉體。
8.感官靈敏:
在瀕死者的視覺和聽覺比之前更靈敏。一名男子表示,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視力水平得到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瀕死者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一名男子表示,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的」。
10.他人陪伴:
這時瀕死者周圍會出現別的像人那樣的生命,他稱之〝靈魂〞的這個人要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亡者之國,即〝靈界〞要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嚮,需要先回去再等待一段時間,也是說明,還未到真正死亡的日子的。
11.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的最後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非常明確的人性,如某些人修為極高,他的光就極強的。
12.回望人生:
這時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此過程時,都稱「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甚至伴隨着畫面,當時的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邊界阻隔:
瀕死者隨後會去到可被稱作「邊緣」或「界限」的東西,阻隔他到某地方去,關於此物的形態有多種表述,包括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一條線及河流。
14.生命歸來:
如果被救活,人們在瀕臨死亡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必須「回來」即〝復活〞。許多人在最開始時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隨着瀕死體驗的深入,會開始排斥靈魂回復到他的軀體,如果遇上光的存在,照耀之下,這種情緒更強烈,然後瀕死者的〝靈魂〞就回到自己的軀體內,即復生了。
上述的14種奇妙的感受,是以個人的宗教信仰與個人的修為有關的感受,是十分恐怖及驚恐懼怕的程景。上述是由雷蒙德穆迪博士,將瀕臨死亡後的個人經歷中復生的實錄得出的果論。這可給世人作為警惕。
以筆者來看,人死後是否完結呢!當然不是,以上的實錄證實人是有靈魂,肉體是靈的軀殼,靈離開了身體或身體壞死時,就是死亡,雖然肉體死亡,但靈魂是沒有死壞,靈魂依然存在,等待上帝審判後,決定能否返回妙香天國即天堂,等候復活,成為再來的人。
筆者正想所有的世人,都能回到天國永享安樂,得着上帝的保守接納的。
筆者:一炁妙然
2012年8月
孽病來源
余信仰一炁宗主蕭昌明救主,有三十餘年,深感蕭昌明救主所寫下之人生指南,及廿字哲理,與精神治療解說之哲理,能醫當今之病,淨再生之緣。以道而言之大仁大德,在儒之說法大忠大恕,釋佛而言,大慈大悲,以耶言之,廣博大愛,在回者言之惟清惟真,宗旨須各異,其理、哲學為一也。
救主蕭昌明宗主所創之精神治療學,余稱為「一炁療法」,也稱為「炁功治療」,這精神治療乃承天地正炁以五教道儒釋耶回之真理,淨化人心,洗其孽障,使其病患者得至健康,藉以救世渡人,返本歸原。
吾主蕭昌明救主,闡揚五教真理哲學,得天地之玄微,識陰陽之奧妙,包藏正炁,蓋括五炁精華,創此「精神治療解說」一書。余讀為後,聖靈得以感召,將眾生孽力因果成病之真理,試述其中奧妙,以中醫學理硏究論之,敬請各先賢學者參閱賜教幸甚。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業從心至」。人們與生俱來已有貪、瞋、癡、慢、疑五種惡因,這五種因,每一種都能影響人身之五臟六腑。
五臟者:乃是心、肝、脾、肺、腎。
六腑者:是胆、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即上、中、下三焦),其五臟六腑,按其不同性能、作用、分別歸屬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性質,所以五臟六腑各有其屬性,有相生、相克之微妙相互關係。
在佛教的說法,也是因果業障做成病變的來源。眾生中太多誘惑,思想上也是無明,在個人尚未有定智的修為,迷迷妄妄,誘發起「貪慾」,即追求口腹之慾,愛吃對身心肉體有害的食物,日積越多,使脂肪過高,胆固醇超越,引起血管壁增厚肥大,管腔變窄,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發展到堵塞重要臟器血管,減慢血液循環,使機能出現組織功能損害,此時才會出現明顯不適的現象,如果發生於心臟冠狀動脈,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局部心肌發生缺血,或壞死,在醫學上簡稱心臟病。或長期患上高血壓症,及行動不便。
此因貪之業力做成病患,因心中有我貪我愛,貪念更會演變為殺、盜、淫、妄之惡業行為更甚,而致惡業重大,將致留下業病成為難治之病,真是哀災也。此病必須放下「貪」之作業,方能有痊癒的機會。
「瞋恚」者是逢不合其心之事,即發無明之火,而怨上恨下,或言語半句不說,說話一出之,有千斤之重,出口傷人,皆是惡聲惡言,或用怒眼睜視別人,乃為「瞋」恨、怒之惡業,常無修儉,必成病患之根源,中醫學所說:「怒能傷肝」,肝性為木之風,風能生肝之火,佛家有云:「火燒功德林」,此指肝風引發肝火犯肺,而因肺屬金,其性為金,被火燒煉肺臟,蔓延心臟,誘發五臟六腑,導致不解頑疾,例如頭痛、目赤紅腫、耳鳴、肺炎咳喘、腸胃炎等,及無形之病症。要治療此症,必須將「瞋恨」放下,開解其心中鬱結,恕己恕人,志行大同方可解之。
「癡」者為愚也,不知亦不識,乃是無聰慧及無明呆板之徒,不但不聽教化,不信人言,執著自我,我行我數,反用惡脾氣,妄用勢力壓倒他人,為人不能通達事理之故,固有「邪見」不正之見解,作事也不願窮究真理,以為自己總是對的,而言論動作,全不合符公理。「偏愛」自己親近之人,用偏私心特別愛惜保護,雖有過失差錯,亦多方坦護不忍責備,「偏惡」者,即對自己所憎恨之人,用私心而對待,雖有善功之人,也不表揚稱讚,反而無理責備之,以順其一己之意,總不辨明善惡,是非不分,也不分清紅皂白,而因無明我執,而作惡業甚深,常多有煩惱,傷其心志,做成肝鬱、胃氣漲,多有血壓不正常,久治不好。要治此病定必改變過去「癡愚」及我執的惡業,多修練性情,使性為公正廉明,認清事物真理,這孽病定然康服不藥而癒。
「慢」者為傲慢,乃自誇才能,看不起別人,妄自稱尊,自誇自大不服別人,亦不受人勸解、告諫。這些人士很容易作出傷天害理的作孽,禍及眾生積成罪孽,孽而成為病因的來源,「傲慢」之性能傷肝、心、脾、肺等功能,會出現有偏頭痛、咳喘、血管阻塞、有高血壓等症、及失眠。此等孽病必須修練心性,以「廿字」為基礎,才可去其孽病。
「疑」即狐疑者,心性不穩定,時常多疑惑、執拗,辦事無決心,有時不該「疑」而去疑惑,而至「嫉妒」也,嫉妒者,常抱不平念頭,見他人有錢財、有才能、有勢力,或受人尊敬,或作事順利及有成就,則起妒恨之心,即憎人富貴厭人窮。「執疑」者,若不從速懺悔改過,決無藥可治,這類疾病的人,因不認自己偏差,時常固執到底,也不聽人勸解,易入崎途,更沾染酒賭毒色,作神弄鬼等惡習,到頭來極可能患上精神分裂、恐懼症,伴有神經衰弱、失眠、疑神疑鬼等症狀。是傷及肝、心、腦等臟腑。乃是十孽之毒所至,在世上之人,不帶此十孽之毒者,是很少有的,若有此病者,應從速治療,免得愈染愈深,如果過重者,恐怕真仙古佛、救主,也難治療也。穩定心神,其性以定,使他決心懺悔,多做善事,去參與教會工作及做些義工,放下我執之偏性,方可得救。
尚記得孔聖所說大學「格物」二字,也是教人格除心腹臟腑,去邪清污穢的方法,使心裏腹內,時常清潔,然後窮究物理,方能貫通。要知格物之法,是將自心時常反觀,如明鏡,時時抹拭,不使其沾染塵埃,此即格致誠正,治療十毒之病最好方法。先除清酒色財氣,貪瞋癡慢疑,去其外感,後絶十毒之病,去其內外之傷,合治病根自斷,病體自癒,然後大道可修,長生可得,如此就是世上活神仙,豈可說待死後,方能為仙成佛乎?有道德之人,就是仙佛,作惡之人,即是魔鬼,在生或死同一而論也。
一炁聖徒*筆者妙然
二00八年十月十日
孝
世人之所以有孝,是來自與生俱來的本性及一份深厚親恩,無論甚麼階層的人士或種族,在心底也存在著孝義的精神,我們現今香港社會,生活在變化大、空間不足、工作緊張、及辦事急速,在人口中也多種族化,但在今天環看四周,我們現今的香港人正在處身於,多種不明朗的生活氣氛中,每個人也都希望能夠,爭取多些空間及令自己的生活美滿些。
但在這繁忙的都市中,其實除了多些空間及生活美滿些以外,我們還需要盡孝,可是在生活環境的壓迫下,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缺失了為人子女的責任,也漸漸喪失了對父母孝義及感恩,當然我們生活上還有很多的社會問題,但年老的長者,過往扶植香港多年,孕育下一代,也曾不離不棄把下一代養育成人,對社會的建設及成就,也是無數的功積,我們身為現今世代的族群,時有聽聞長者的悲憤、悲哀、老病、傷殘、及家人的遺棄,每天都有痛心的故事。
回心一想作為人子女,我們對自己的父母所盡的孝心,是否有缺失的呢?年邁的父母要求是很簡單,有時只是希望子女回家吃吃飯,跟他們說說往事、笑一笑已是很滿足,但現今的社會氣氛,有很多朋友,每天只是工作、忙碌,或只顧自己的玩樂,從朝到夜,又或是從夜到朝,結婚後就只有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及養育自己的下一代,忘記了為人子女所應盡的孝道,就連父母的生計,也推卸不理,形成社會有不平衡的最底線最無助長者,更時有聽聞發生悲劇。
今天我們以心為心,想一想或用心感受下自己的父母,他們對自己的深恩,是如何的一回事,無論父母過去如何嚴厲,父母的地位也是不能改變,他們甚至以至真的愛、也以無限的親恩,甚至不求回報,以自己子女為人生大事,對我們關懷也是不可取締,也不能以筆墨形容,這種真實的感覺是愛,只有父母才可給我們的。
我們每個作為人子女的內心,本性是存在著孝道的精神,也具備自覺的智慧,所以當我們再用心觀察自己時,就會感受到除了生活,我們還需要關心父母多盡孝心,更要回報父母養育深恩,世間是人的領土,但人間太多煩惱、及惡業,令這片領土的人,漸漸忘記了,父母對子女的情義,今天不孝養父母的子女們,祈請您們醒覺到這種失誤,因上帝無形主宰,是喜愛世人孝敬父母的,及也會賜福給他們,也會默默扶助他們,引領他們回到天國,得到快樂。
但我們死後能否會有功德返回天家,或因罪孽而下生地獄或惡道呢?我們是否應該在這種事情中深思,我們的罪孽能不能以生前的孝行作為功德,令我們來世不下惡道,這也是神在祂領土中審判我們的主因,因為神是功義的、無私的、正直的,這時也只有我們的良心受過神引領,才能作出真正審判,令我們覺悟有真心的時候,能夠以真心改過及引領我們得到從生,找到反回天家的真實道路。
因此我們還在人間時,如能有自覺的思想,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在人生中所盡的孝心,會否是一位稱職的子女,孝心是為人之本心,也是道德的首要,單是心存孝念,已是大功德,也可以得世人歌頌、上帝無形主宰及一炁救主扶持,也是歷代聖賢所行之大道,要知到父母死後,我們無論如何思念,在其墓前如何致祭,也不能盡出一點孝行,因此我們為何不在父母生前,多加孝行、多些關懷、多些溝通、談談心、說說笑、也用多些時間陪伴在左右,再者一個不孝義的人,能否令人信靠或被別人欣賞、成為別人專重的對象呢,因此我們時常行孝義,我們就會有快樂及富裕的心靈,也會得到上天給予無形的至寶。
一炁聖徒黃妙生
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九日
感恩我主
我在小六以前,因為年紀小,我未懂認識『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未皈依『一炁救主』時的我,是個不聰明、膽子小、經常被同學欺負。小學的時候,成績差劣,那時我十分不開心,及沒有自信,樣樣都不能稱心,也令父母常常掛心。後來,我受了父母的影響和開始認識『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我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日皈依祂。
皈依後,我對『一炁救主』加深了認識。同時,我感覺到祂在身邊守護着我,因為我在小六升中一的時候,自覺成績很差,可能未能派到心儀的中學。在我放榜之前,我心情十分緊張,於是媽媽與我一起向『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禱告,希望我可以入讀心儀的中學。當我放榜前夕,老師下午已收到結果,他對我說:「不用擔心,會有好消息給你。」我仍然忐忑不安,到了放榜當日,結果真的派到了我最心儀的中學,我感到十分興奮,我感到今次是『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保守着我,令我達成願望,幫助我入讀一間適合自己的學校。
在中三升高中的時候,因自己知道成績及學習程度未能達標,怕升班時派去差的班級,我已經用心去學習的了,我向『一炁救主』禱告,希望祂保守着我。到了派分班時,我竟然派到精英的班級,雖然我將會學習更加艱苦,但是總好過在差的班級學習,令自己不能長進。
現在我更加向着『一炁救主』,希望自己更加努力。長大後,可為『一炁救主』服務,報答祂對我及家人的保守。
筆者:梁華廷
二零一二年七月六日深圳遊記
在今年六月二日、三日,我們一班教友和胡清林開導師一起跟團到深圳「隱秀山居」兩天遊。我們一行十二人,也是我們一家人加入教會後,第一次與教友一同參與這旅遊節目,同時我小兒華廷也帶同他的好同學烱翹參加。
在旅行前夕,心情既興奮及緊張,我與小兒華廷一起在『一炁救主』前禱告,希望在這旅遊期間,一切順利、平安及天色清朗。
六月二日一早,便準備出發與教友們會合,乘坐旅遊巴士到皇崗口岸過關,後再乘深圳旅遊巴士到旅遊景點遊覽,因我們這次行程是悠閒的,看風景及行大型商場,所以比較輕鬆。
起初天色十分晴朗,直至傍晚,天上佈滿烏雲,我們吃過晚飯後,已開始下雨,大家十分擔心,因下個節目是看「科技激光水舞間」,而且是在露天劇場表演,所以大家心情也為下雨而打沉不少。在準備看表演前,雨勢有增無減,我們和觀眾在看台上也十分狼狽,此時胡開導師也為下雨十分擔心,於是他向『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禱告,祈求在表演開始前停雨,胡開導師誠心禱告三次。終於在大會宣佈開始表演時,雨真的停下來,直到表演完畢。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安心及愉快地看這場以科技激光及在水中跳舞集於一身的精彩表演,是十分難得及大開眼界,同時也感受到這次神蹟,大家也感受到『一炁救主』一直在我們身邊保守着大家,若不是祂及胡開導師的力量,我們在這大雨下怎能看到這場精彩的表演呢?我記得『一炁救主』曾說:「只要誠心禱告,必感應尤深」,這一次証實祂的神蹟了!
第二日,天色也是晴朗,大家遊覽完景點,吃過午飯後,便結束這次旅程,但我感到『一炁救主』仍在我們身邊保守着大家,直到回香港。真感謝『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令大家有一個既開心又難忘的旅程!
筆者:謝孟玲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日
神給我的見證
我已皈依『上帝無形主宰』『一炁救主』有十年多了,在未皈依前,處處有很多難題,都難以解決,和事事阻滯,使我情緒十分低落,事事提不起勁。直至我被太太孟玲說服皈依『一炁救主』後,生活大大改善,人的思想也改變不少。最重要我發覺『一炁救主』在我身邊保守着我,在我記憶中,已有三件事發生在我身上。
第一次,在我工作期間,我到雜物房提取工具時,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當時地上放滿裝有垃圾的垃圾袋,我跌在上面,但奇怪居然沒事,我起身再望,垃圾袋的竟是有很多玻璃碎片,但我可以沒有受傷,當時我想是好彩的,不以為意!
第二次,我也是在工作時,在我工作地點,突然天花板上的天花燈從我頭頂上側傍掉下來,沒有掉中我的頭部,這次我有少許意會是『一炁救主』保守着我,不用我受傷,這次已令我開始體會到祂的存在。
第三次,在我放工時,我公司鄰近有一個裝修地盤,當我路經時,突然有一片木板在高空掉下,停在我腳前,我十分驚惶,當我定神後,望一望木板,原來差一點便掉在我身上。這一次再令我肯定是『一炁救主』保守我,使我每次意外也能避過,若不是則後果嚴重了。
此後,我常常禱告,與『一炁救主』對話,我相信只要心裏有祂,『一炁救主』一定永遠保守着你,使你平安,『神上帝』與『一炁救主』真多謝你的愛!
筆者:梁兆揚 二零一二年七月五日
道與義
今年一炁聖教舉行宗教大同日之主題是『道與義』,
我也來大胆說說何謂道與義。
「道」者,若拿本字典來查一查,它有幾種解釋,解釋解作:路、方向、正當的事理,例如,道理、道義、正道、得道,又可解為:方法、技術,例如醫道,茶道。
可見「道」有讓人依據,找到目標的力量,是人類行為的準則。
「義」者則解釋為公正、合理的舉動,例如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可見「義」有為了公理,犧牲自己的精神。
「道」是方式、方向,而「義」則是動作、舉動,以「義」才可將「道」表現出它的函意,相反,「道」才可將「義」變得有意義,不會流於膚淺。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老子率先把「道」作為哲學上的範疇加以多方面的論述,老子所講的「道」,大約有幾層意思;宇宙的本體,支配萬物或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
因此,萬物都由道而生,但道無所偏私,任憑萬物自然生長,一視同仁,所謂大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種道,就是天地間最崇高的,若能以義行此道,就是大義行大義者,聖人也。
有說,天地間的大道,人如何行之?須知此道,以慈悲、公正無私、不爭奪功名為本性,其實最簡單而言,就是一個『愛』字,但為了讓人明白此『愛』,得到『愛』,郤是殊不簡單的學問,因人類思想已變得太複雜、詐偽萌生。
一炁救主蕭昌明確是澈底了悟大道之聖者,他以簡約化繁瑣,將複雜的做人處世哲學,扼要精華成廿字真言: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字字都是宇宙天地間正面的大能量,經他巧妙地排列在一起,發揮了神奇力量。修持者自行頌唸可自我淨化信息場,重點是誠心。放下一切雜念,心平氣和,身心放鬆,堅持一段時間後,一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實踐廿字之「道」,以此作為待人接物、修心處世的原則,確可軀除人類心靈內的魔障,及至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人間才真正有愛,人才有資格堪稱為天地骨幹,攀天地而稱為天地人三才。
望天下世人,盡力圖之,則蓮花世界立亦不遠了!
筆者明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